海棠树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阔N-P树种中,属于比较高大且寿命长的落时‘乔木,一般树高可达】04 17 m,在巩留海棠沟内,海拔1 300 m的沟口,有200年以上的大树,尚具有良好的树势和结实能力。

纵观海棠树的生长进程,在天然更新的条件下,幼苗不但较少,且幼苗期的生长速度较慢。这是冈为海棠种仁营养极其丰富,科,子极易遭受鼠类的破坏,即便侥幸萌发,幼苗出土后在茂密的树荫下,缺少生育所需要的阳光,幼株细弱,很容易遭受冻害。
海棠是喜光、喜暖、喜肥沃湿润土壤的树种。但核桃沟内现有的海棠树,大都分布在阴坡和半阴坡上,在山地阳坡或半阳坡几乎绝迹,这是因为大陆干热气候对山地阳坡或半阳坡的不利作用,只有阴坡或半阴坡才能形成有利于海棠种子繁殖和海棠树生育的有利水土条件。
在不同的生境中,海棠树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生态一形态特征。海棠树在混交林内和在散生的环境-hI表现为庞大树冠的果树生态型特征。在与野苹果的混交林中,由于所。吁据的空间高出其他树种,通风透光条件良好,所以形成了枝叶茂密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冠,具有很强的发枝结实能力。但是,海棠在较高海拔(1 600 m以上)比较开阔的山沟中,多呈散生状态,更易受到冬季低温和春寒的侵袭。幼龄期间,植株枝梢容易受到冻害,故形成分杈的多主干树形。
海棠树根系发达,寿命长。在沟口混交林中对200年大树观察,树高16 m,干粗直径1 13.5 cm,冠幅达20.4 m,虽然主干基部腐朽,但生K势良好。对此树的根系观察,根系垂直伸入土层达140 cm,但95%以上的根系分布在1 m深的土层内;吸收根非常发达,占总根量的86%492%,大都分布在黑土层内,根系的水平伸展幅度,一般超出了枝展范围。曾斌(2005)的观察表明,坡上生长的海棠。
海棠根系下坡向伸展最长,上坡向最短但最深,而横坡I向密度最大,占总根量的38%~44%,大都是由吸收根构成;整个观察断面上,均未发现根系腐败和衰退现象,这就为海棠树的长寿和生长发育赋予了强大的生活基础。
- 上一篇内容: 海棠叶大而浓绿树姿美观树纹理通顺光滑
- 下一篇内容: 海棠播种种子的发芽和出土播种后随着气温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