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苗木适应性强耐修剪
1.树种简介
海棠株高1~3m;单叶对生,革质,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叶表面散生大小不等的黄色或淡黄色斑点,叶缘中部向前端有粗锯齿;雌雄异株,花期3~4月,呈紫色,海棠顶生圆锥花序,花紫褐色;浆果状核果为短椭圆形,鲜红色,果实成熟期11月至翌年2月。适应性强,耐修剪;耐阴性强,喜温暖阴湿环境,不甚耐寒;在海棠林下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长茂盛,夏日强光下叶会灼伤,在无庇荫处生长不良。原产于中国台湾及日本,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2.繁殖方法
可采用海棠播种或扦插繁殖,一般多用扦插繁殖。
(1)海棠播种繁殖 海棠播种法较为方便,可于秋季随采随播,但由于此法繁殖速度慢且管理复杂,所以应用较少。
(2)海棠扦插繁殖 一般进行嫩枝扦插,于8~9月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插穗长12cm左右,剪口上平下斜。插后覆盖塑料膜以遮阴,须保持湿润,避免暴晒,插后40~50d可发新根,长根后每周用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一年后幼苗移栽定植。
3.整形修剪
海棠自然树形生长完整,一般做适当修剪即可,过度修剪会影响树木生长。休眠期可修剪病虫枝、过密枝、弱枝,促进基部萌发新枝。生长期内发现树冠上部有生长过度的枝条时应及时打去,促进分枝,控制植株高度,以免影响树形。做球形或者色块布置时应及时剪去徒长枝,以保持形状美观。
4.常规栽培管理
海棠移栽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根部要带泥球,最好与乔木配置,或在庇荫之处种植,以防阳光直晒。施肥可用0.2%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喷洒叶片。
- 上一篇内容: 海棠砧木应选择干形通直生长快
- 下一篇内容: 海棠枝条萌动前扦插繁殖为主